2012年11月27日 星期二

帶動學校環境教育的新行動-把綠活圖帶進教室



文/紀智耀(新北市忠義國小老師)

時間拉回今年六月,因為學年陳育仙老師的牽線,荒野協會推廣講師群和我們三位老師做了第一次「綠活圖」的接觸。過程中,對於將這次課程「淡水河左岸綠色走讀計畫」引進教室的實驗方案,三人心中其實是緊張與期待交織,緊張的是深怕無法勝任這次的實驗計畫,砸了學校與荒野的名氣;期待的是「綠色生活地圖」課程與學生之間不知會碰撞出什麼火花?學生對於綠活圖會不會有排斥,他們的接受度如何?種種問號縈繞心頭?

七年前,在學妹介紹與鼓勵下,參加荒野協會「綠活圖推廣課程」第二期,猶記得當年上課的內容及小組成員所繪的「四獸山綠色生活地圖」,當時心中曾經閃過將綠活圖融入學校教學的想法。沒想到時間一跳躍,隱藏七年的想法實現了,終於將「綠色生活地圖」結合學校課程、及在地文化,讓綠活圖教學出現在教室裡。

九月十七日式學校舉辦的「家長日」,也是一次向家長說明在正式課程中加入荒野協會「淡水河左岸綠色走讀計畫」的機會,順便讓家長了解課程當中所要傳達的綠色思維及綠色行動,突破學校教育中只重考試課程的框架,打開孩子的視野,用不一樣的角度來看故鄉的環境,認同家鄉在地文化。在獲得家長一致的認同下,我也就更加放膽去做,做一種「對孩子有益的教育」,培養一種孩子帶得走的能力。

二次課程下來,我從旁觀察、記錄孩子上綠活圖的反應,發現孩子一步一步掉進綠活圖的深淵中,他們喜歡上了,喜歡上這門課,喜歡聽聽阿姨隔週二帶來的綠活圖新知識,喜歡在綠活圖的課堂上發揮無限的創意。從側面的觀察中,我感覺到荒野

老師的用心,尤其在第二堂課上讓我眼睛為之一亮,以下將這堂課大略紀錄如下:
1. 首先,阿姨介紹自己的「自然名」,響亮亮的名字「翠鳥、曼波魚、天空」,接著簡單複習上次課程內容,並導入今天的主題:認識綠活圖ICON
2. 投影片上顯示的照片是圍繞在孩子生活中的蘆洲,終於在課堂中有聽到屬於他們最純真的回應了(原本還以為她們是啞吧!)
3. 發下ICON小圖卡教具,每人5張,進行綠活ICON發想遊戲,孩子主動、踴躍的搶著發表心中的想法。我印象中的教學課程應該是這樣,結果接下來是我今天很感動的一幕。
4. 投影片上出現一本繪本:蝸牛去散步,由這次綠活圖的男主角-小蝸,帶領孩子進行一趟漫遊。阿姨用這本繪本帶領孩子玩綠活ICON。哇!原本很生硬的東西,配合繪本的導讀、想法的激盪,剎那間ICON有生命了。
5. 隨著蝸牛的旅行,用蝸牛的眼界,孩子配合天馬行空的發表,將手上的ICON舉一反三的融入在繪本裡。在小蝸的旅行告一段落後,令人驚艷的謎底揭曉:原來蝸牛旅行的範圍只有一塊榻榻米大,孩子卻用30分鐘來分享這趟旅行中可能發現的綠活ICON。教學、思考、漫遊,放慢腳步看週遭環境,這不就是教室要營造的學習氛圍嗎?
6. 接下來,引進忠義國小放在校門口只為剪綵用的校園平面圖,這是一個實作課程,實作的方式是將這堂課所學到的綠活ICON,透過校園實際踏察、紀錄,完成一張「校園ICON大搜索」。這樣的模式剛好符合我在「教師專業社群」當中,所討論、學習、分享的「體驗式教育」精神,於是我利用下星期二沒上綠活圖課程的空檔,帶領孩子跑遍校園。

兩次上課時間,四堂課的指導與分享,讓孩子喜歡上了「綠色生活地圖」,荒野協會利用短短的180分鐘播下綠活的種子,而且這些種子發芽的機率逐漸提高,反觀,百年教育計畫,卻逐漸用考試侵蝕孩子的學習動機,身為教育前線的我們真的要好好思考?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